正在阅读:诸城娃赢了!享誉中华!家乡为你自豪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2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名人轶事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诸城娃赢了!享誉中华!家乡为你自豪

转载 深度诸城网-大拿09-24 17: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深度诸城 7021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9月23日,十四运会迎来了田径第四个比赛日的较量。参赛运动员没有让在阴雨天现场观战的近万名观众失望。由“亚洲飞人”苏炳添、全运会男子200米新科冠军汤星强、4名东京奥运会男子短跑选手等中国优秀运动员参加的十四运会田径项目男子4×200米接力决赛,跑出了“中国速度”,取得前5名的队伍,成绩均超亚洲纪录。而冠亚军之间的成绩仅差千分之一秒。以这千分之一秒的优势,山东队战胜了苏炳添领衔的广东队,斩获这枚“成色十足”的金牌。

胜负只在千分之一秒

田径项目男子4×200米接力是首次进入全运会。9月21日上午的预赛中,福建队以1分21秒54的成绩创出新的亚洲纪录。此前该项目的亚洲纪录是由山东队在2021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全运会资格赛上跑出的1分21秒66。

决赛中,广东队的交接棒顺序依次为苏炳添、张瑞轩、莫有雪、严海滨。比赛开始后,在苏炳添的带动下,广东队展现出强大实力,在最后一百米之前,他们在弯道技术、直线加速、交接棒配合上均堪称完美。福建队由于在交接棒中出现失误,浪费不少时间,提前退出金牌争夺。

最后一个弯道进直道时,广东队第4棒选手严海滨尚处于领先位置,但在最后10米,他冲刺速度明显减慢,被山东队乔臻逐渐赶上。最终,严海滨与乔臻几乎同时抵达终点。经过电子裁判员的精确计算,山东队以1分20秒822的成绩摘得金牌,领先广东队千分之一秒。

左一

“很久没有参加200米的比赛,大家都尽了全力,广东队整体表现很好。”赛后苏炳添说。队友严海滨则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我在最后时刻掉以轻心,没有很好地压线,而且出现了体力不足。接下来,我要做出改变。”

山东队的4名选手王胜杰、解玉强、张耀荣、乔臻用实际行动证明,田径的接力项目不是4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需要通过熟练的配合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平时训练和生活中,我们4人除了睡觉之外,其他时间都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在交流。”乔臻表示。

左一

值得一提的是,决赛成绩排前5名的山东队、广东队、四川队、江苏队、福建队均超亚洲纪录。

“以接力促单项”成果斐然

张培萌、苏炳添、谢震业、莫有雪、吴智强、严海滨、汤星强……过去十余年,中国短跑项目不断涌现出实力强劲的优秀选手并非偶然,一切都得益于中国田径队实行的“以接力促单项”战略。

“仅发展单项,以我们的基础,会失去许多参与高水平比赛的机会。接力可组队,以团队的力量争取参与世界第一层次的竞争。”中国田径名宿余维立曾这样阐释“以接力促单项”。

事实证明,从一连串国内短跑名将的名单就能看出,中国田径队这一策略取得斐然成果。本届全运会前,苏炳添打破男子100米亚洲纪录、谢震业保持男子200米亚洲纪录,中国队也曾获得过田径世锦赛男子4×100米接力银牌。

本届全运会上,苏炳添以9秒95的成绩大幅度提升全运会男子百米纪录;男子200米决赛中的8名选手,有6名跑进21秒;男子4×200米接力出现了预赛创亚洲纪录、决赛5队同超亚洲纪录的盛况。这都表明,中国田径的短跑实力在不断增强。

“今天这场决赛的水平很高,很多队都超了亚洲纪录,这说明中国短跑处于上升期,很多年轻队员有很好的前景。明年还有亚运会和田径世锦赛,这次全运会是锻炼年轻队员的好平台。”赛后苏炳添说。

WWW.SDZC.NET

据深度诸城网-大拿了解,乔臻是诸城市林家村镇大龙湾村人,2013年在辛兴小学上学时,杨树华老师发现乔臻爆发力特强,六年级立定跳远达到2.56米,于是引导他练习体育,后输送到诸城一中跟随王金国练习田径,2015年输送至潍坊体校跟李兆杰教练练习短跑, 2018年输送至省田径队跟随张忠惠教练训练。

2018年取得24届省运会200米第一名。

2021年6月24日晚,在重庆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十四运资格赛男子4×200米接力预赛中,由任学松和乔臻、解玉强、张耀荣组成的山东队,以1分21秒66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

左二
2021年6月25日,在重庆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的202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全运会资格赛男子4X200米接力决赛中,由乔臻、张耀荣、王胜杰和代辰帅组成的山东队以1分21秒98的成绩获得冠军,打破亚洲纪录。
2021年9月2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田径男子4x200米接力决赛中,获得第一名。

WWW.SDZC.NET

来源:深度诸城网综合陕西日报等

点击展开全文
已有2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