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醉美五月,春风和煦,万物复苏。“中国龙城”——潍坊诸城,是许多恐龙新属种的故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埋藏着一段震撼世界的史前记忆。从巨大诸城龙到诸城中国角龙,这些远古巨兽的化石讲述着7000万年前的生命传奇。
曾经,恐龙是地球上的霸主,统治地球长达1.6 亿年,有着无尽的辉煌。神秘灭绝后,留给我们一个个未知的谜团。如今,一些奇特的“石头”露出地面,是恐龙“复活”在地球的另一种形式——恐龙化石。近年来,潍坊诸城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巨大诸城龙、巨型诸城暴龙、诸城中国角龙、诸城中国甲龙和臧家庄诸城巨龙等十多个恐龙新属种,成为世界古生物学界重要一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闻名遐迩的“世界恐龙化石宝库”,揭开这些史前巨兽的神秘面纱。
走进诸城市恐龙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具高9.1米、体长16.6米的巨大诸城龙化石骨架。目前世界上最高大鸭嘴龙类恐龙,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约70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为植食性恐龙。
坐落于龙都街道臧家庄北侧的诸城中国暴龙馆,一具张牙舞爪的巨型诸城暴龙骨架格外引人注目。2008年,在距离巨大诸城龙发现地仅3公里的臧家庄化石点,古生物学家们发掘并组装出了一具体长超过10米的暴龙类骨架。经过详细研究,这一新属种被命名为“巨型诸城暴龙”。中科院院士徐星认为:“这是亚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暴龙类化石之一。相对于其它的暴龙来说,头骨更加发达,牙齿更为锋利,后肢更为粗壮,攻击也更为凶猛。这为研究暴龙类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令人振奋的还有新命名的臧家庄诸城巨龙。这一新属种体长约18米,其颈椎化石显示独特的结构特征,可能具有更灵活的颈部运动能力。它的发现增加了种群分异度,为研究中生代地理的复原提供重要信息,增加了亚洲地区蜥脚类恐龙的多样性。
诸城发现的恐龙化石不仅数量惊人,其科学价值更为突出。在臧家庄区域,首次在北美以外发现了大型尖角龙颈盾化石,被命名为“诸城中国角龙”, 是尖角龙的原始类型,打破了恐龙学界关于亚洲没有大型角龙的猜测。它的发现动摇了整个角龙科恐龙分类学和演化关系的基础,模糊了尖角龙和开角龙的分类界限,并且提供了许多关于非角龙科恐龙到角龙科恐龙形态转变的重要信息。
诸城中国甲龙,又称“坦克龙”,是发现于中国的生存年代最晚的甲龙类恐龙之一。它们拥有完美的防御系统,颈部、背部、尾巴上覆盖有圆形骨片和骨刺,尾部末端有膨胀的凸起尾锤。凭借厚甲和尾锤这些重量级武器,在白垩纪晚期,成为与诸城暴龙相互抗衡制约的一种恐龙,被誉为“防御专家”。
除了这些诸城恐龙明星代表,诸城拥有的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恐龙足迹群同样熠熠生辉。长近500米震撼心魄的恐龙涧化石长廊;原址展示暴龙与角龙、甲龙、鸭嘴龙一起埋藏的臧家庄化石层叠区;长近200米绵延起伏的恐龙涧化石隆起带;5000平方米内密密匝匝、多层分布有11000多个不同恐龙足迹印痕的皇龙沟恐龙足迹群;世界唯一的棠棣戈庄恐龙180度拐弯足迹化石;长4米,宽3米,重约30吨的鸭嘴龙化石密集立方体——“龙立方”。一处处远古遗迹脱颖而出,让人叹为观止。
“诸城恐龙化石群的发现,为重建白垩纪晚期东亚地区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关键证据。我们将在保护好这些珍稀古生物资源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解读这些远古生命的故事。”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业君表示,“这些发现还改写了多个恐龙类群的演化历史,具有世界级的科学意义。”
如今,依托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远古遗迹,诸城正在加快建设恐龙探索王国项目,建设集恐龙化石遗址保护、科普研学、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项目,打造成为推动诸城经济社会发展的 “龙头”。届时,借助震撼心扉的恐龙化石长廊世界奇观和声光电等高科技复原手段,游客将能身临其境亲身感受这些史前巨兽的震撼魅力。
等你一亿年,牵手诸城龙。这个五月,让我们相约潍坊诸城,一起拨开远古恐龙世界的迷雾,探秘这个令人震撼的世界巨龙之乡——“中国龙城”,聆听来自远古的生命传奇。
(闫团祥 刘闻晓)